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,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
人的「心」很多。過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來,叫做「五心不定」,就是說你的心到處亂跑。而修行人把「發心」作為一句口頭禪。我們一出家,師父就說:「你要好好發心!」還有在座的居士們,到了廟裡不管做甚麼事,師父都要你好好發心。 那麼,發心到底怎麼發呢?你的心是從哪兒發出來的?像發豆芽那麼簡單嗎?事實上,發心需要培養。我想從四個方面來講:第一,信心;第二,出離心;第三,菩提心;第四,般若心。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,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。 修行淨土法門要具備三資糧。首先是信,其次是願,最後是行。我們就先談談「信心」。 不論修學哪個法門,最重要、最難邁出的第一步,就是信心。你的信心生起來了嗎?這需要瞭解三個問題:第一,你對自己有沒有信心;第二,你對三寶有沒有信心;第三,你對整個佛法有沒有信心。如果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,我想你只要念一句阿彌陀佛,就能當別人念十年。 首先,你有沒有自信心? 常有居士來找我,我就跟他們講:「好好念佛,將來一定要往生,然後回來給我打個電話。」結果他回答我:「不行,我業障深重!」我問:「你怎麼知道?」他說:「我一天到晚這也不順,那也不順。」我又問:「你的業障重到甚麼程度?有沒有用秤去稱過多少克,多少噸?」 這種心態很普遍。我有時候出點問題,心裡也會琢磨:「我這輩子到底行不行吶?」當這些心態產生時,首先表明的就是你對自己沒有信心。 為甚麼你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呢?就是因為你老是惦記過去。惦記過去的人,是屬於賊心不死的人。老是想著未來的人,是空想家。佛法讓你不要寄希望於將來,也不要老惦記著過去,而要你看著當下,看著眼前。 學佛的人應該想:我現在怎麼辦?因為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,過去有的業障,也都是過去時候的身口意三業造成的。你老是想自己業障深重,能把它想掉嗎?想不掉的。你只能從現在開始,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,才能讓過去的東西不起作用。 換個角度,如果從未來講,如果你想自己的未來真的有個好的去處,生命有個好的歸宿,那麼你也必須從現在開始種下好的因。 曾經有人跟我說:「我要去幹大事兒!將來要護持佛教!」我說:「你不要說將來對佛教作甚麼,你現在能夠為佛教做甚麼?」還有人說:「等我將來發了財,有了辦法,一定要供養你!」我告訴他:「你供養我不行,要供養寺院。」他說:「那行,我一定要供養寺院!」 但是這麼多年了,這些人老是沒有實際...